首页 资讯 正文

24小时、34分钟、30秒 三组数据看合福高铁新跨越

体育正文 87 0

24小时、34分钟、30秒 三组数据看合福高铁新跨越

24小时、34分钟、30秒 三组数据看合福高铁新跨越

原标题:24小时、34分钟(fēnzhōng)、30秒 三组数据看合福高铁新跨越

一列银龙穿云破雾,倏忽已是十年。十年前的6月28日,合福高铁开通运营(yùnyíng),将赣闽铁路的跨越与“八纵八横”宏图紧密串联。其纵贯闽赣皖三省(sānshěng),以300公里时速打通东南沿海与内陆腹地的快捷通道,从福州到合肥仅(jǐn)需3.5小时左右,也让福州至北京的时空(shíkōng)距离从10个(gè)多小时压缩至7.5小时。

韩志超操作智能(zhìnéng)机器人检查动车组车况。吴发地 摄

十年来,合福高铁(gāotiě)赣闽两省累计送客1.42亿人次。24日,记者跟随中国铁路南昌局(jú)集团有限公司相关人员的步伐,探究这条850公里“巨龙”智能化运行背后(bèihòu)的硬实力。

“最强大脑(dànǎo)”24小时在线

走进南昌局(jú)集团公司调度指挥中心,24小时实时更新(gēngxīn)的合福高铁列车运行(lièchēyùnxíng)数据如同跳动的脉搏。作为福建省首条时速300公里高速铁路的“智慧中枢”,其覆盖人才培养(réncáipéiyǎng)、风险防控、应急处置、智能运维的安全高效运营(yùnyíng)体系,全天监测列车运行情况,让每一趟列车的安全疾驰。

“调度指挥中心依托综合管理(guǎnlǐ)信息平台,全面采集调度员履职经历、工作(gōngzuò)能力等数据,建立起精准的调度人员大数据档案。”调度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(fùzérén)介绍,在面对山区高铁复杂的气候与(yǔ)地质条件时,调度指挥中心主动构建起动态化风险防控体系。

科技赋能是提升运营效率的核心引擎。合福高铁全程覆盖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(xìtǒng)、高速铁路(gāosùtiělù)地震预警监测系统,可实时监测风速、雨量、落石等风险要素,为安全运行提供“智慧防护网”。由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“电子运统—46系统”,实现施工(维修(wéixiū))、行车设备(shèbèi)故障登销记电子流程化,让调度人员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列车运行安全监护和(hé)旅客服务质量(fúwùzhìliàng)提升中。

此外,调度指挥中心与客运部门紧密联动,依托客流大数(shù)据灵活实施“一日一图”。如今(rújīn),合福高铁赣闽段日均开行列车数,已从(cóng)2015年的92列增至2025年的155列。

“全车CT”仅需(xū)34分钟

“轰隆隆——”“嗡嗡嗡——”福州(fúzhōu)动车段福州南动车组(dòngchēzǔ)运用所的检修库内,机械运转声与数据传输的蜂鸣声交织。一列动车组缓缓(huǎnhuǎn)驶入检修工位,随着轨道闸门缓缓闭合,一场仅需34分钟的智能“CT”检测随即展开。合福高铁开通十年来,这(zhè)条连接京津冀与东南沿海的“黄金通道”日均开行列车155列。而福州动车段动车组智能检测机器人(jīqìrén),正是守护(shǒuhù)这条动脉畅通的“幕后卫士”。

这台由高精轨道、图像识别系统、无线网络系统、机房(jīfáng)服务器和检测机器人本体5个部分构成的智能检修设备,搭载多组360度旋转高清探头,能对列车底部(dǐbù)配件及磨耗件进行全自动、无死角(sǐjiǎo)扫描。

“合福高铁穿山越岭,动车组日均穿越隧道(suìdào)超(chāo)百座,车底极易附着碎石、泥土,甚至出现隐蔽损伤。”福州南动车所主任王其凯指着正在工作的机器人说,“过去人工检修不仅(bùjǐn)存在(cúnzài)视觉盲区,且长时间弯腰作业劳动强度极大。而现在,机器人能以毫米级精度扫描每个(měigè)角落。”

“过去靠(kào)经验,现在靠数据。”福州动车段检修技术员韩志超说,2024年11月,这台智能(zhìnéng)检测机器人开始上岗。如今,其采集的数千张高清图像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至(zhì)后台,AI算法与标准数据库比对后,能立即(lìjí)触发声光报警并推送(tuīsòng)异常数据至手持终端,同时通过云端数据库实现“一车一档”可追溯管理。

30秒查到乘客(chéngkè)遗失物品

作为合福高铁重要(zhòngyào)枢纽站之一,福州站每年接收旅客遗失物品约3.8万件。面对如此之多的(de)遗失物品,如何缓解仓储压力、解决(jiějué)失物处理效率低的难题?

走进福州站北(zhànběi)进站口旁的智能化遗失物品招领处,360平方米的空间内(nèi),科技感和安全感扑面而来:按“1月至12月”分区的大型货柜(huòguì)整齐排列,电子屏实时显示存储状态;13排自动化密集柜通过按键自动开合,将储物量从1万件提升至1.5万件;超大镂空挂衣区里整齐悬挂(xuánguà)着(zhe)经过智能干洗(gānxǐ)的旅客遗失衣物,每件衣物都粘贴着专属电子标签;独立设置的密码箱和防爆柜,为黄金首饰、电子产品等贵重物品及充电宝提供(tígōng)安全存放空间。

“所有(yǒu)物品都有‘数字(shùzì)户口’,通过电子标签与货位精准绑定,就像给它们(tāmen)装了‘定位器’。”客运员陈灵灵一边为一件风衣粘贴电子标签,一边细心地扯直边角褶皱。

陈灵灵说,这套以“铁路遗失物品信息管理系统”为核心的(de)技术体系,使得旅客在福州站领取遗失物品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到(dào)15分钟,缩短到最快仅需30秒(miǎo)。“以前在储存区找一件物品可能要10多分钟(duōfēnzhōng),现在通过手持终端扫描(sǎomiáo),数十秒就能定位到具体位置,就像快递分拣一样高效。”陈灵灵说。(记者 陈君沂)

24小时、34分钟、30秒 三组数据看合福高铁新跨越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